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改进【资讯】
2023年03月17日 连云港机械设备网
立磨工作中的研磨力来源除了自身重力外,绝大部分由配套的液压系统提供。我公司生产的立磨其结构与MPS立磨相近,主要区别是可以抬辊,实现空载启动。下面随一起来了解下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改进。
1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改进前的液压系统原理见图1。
图1改进前的液压系统原理
1.油箱;2.油泵;3.高压滤油器;4.电磁溢流阀(一);5.电磁换向阀(一);6.溢流阀;7.电磁换向阀(二);8.流量控制阀组;9.电磁溢流阀(二);10.蓄能器;11.油缸;12.接近开关;13.液动换向阀
首先启动油泵,然后电磁换向阀(一)通电,换向到左位。确认液动换向阀13阀芯处于最低(关闭)位置,液动换向阀关闭,隔断了三个加载油缸的回油腔。其次电磁换向阀(二)通电,换向到左位。此时液压油通过流量控制阀组8分别进入三个磨辊液压油缸11无杆腔,实现磨辊的同步提升;提升到位后,立磨主机启动。物料进入磨机1~3min后,电磁换向阀(二)断电,换向到右位。液压油通过电磁换向阀(二)后进入油缸有杆腔,油缸无杆腔液压油经流量控制阀组8回到油箱,实现磨辊下降。当磨辊接触到物料后(通过时间设定或系统压力判断),电磁换向阀(一)断电,换向到右位,液动换向阀13打开。此时,液压系统处于加载状态,磨机投入正常运行。液压系统各个工作状态时主要元件工作状态见表1。
液压系统主要功能:为磨辊施加合适的研磨压力,加载压力由电磁溢流阀(一)和溢流阀6设定;同步升起磨辊,实现抬辊布料,不再需要现场人工布料。启动时,磨辊可以提升到设定的高度,实现了磨机的空载启动,减小了冲击和振动,有效地保护了主电动机和主减速机,延长了它们的使用寿命。
2液压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此液压系统在湖北宜昌花林2500t/d生料立磨的调试过程中出现以下问题:
1)磨机在抬辊后悬挂过程中出现了突然停电的情况,导致磨机的三个磨辊快速下落。因在磨盘上摆放了枕木,磨辊和磨盘没有硬碰硬地直接接触,即使这样仍然造成了其中一个磨辊衬板的局部崩裂。分析此次事故,在此液压系统中电磁换向阀(一)使用的是单线圈电磁换向阀,突然停电之后,电磁换向阀(一)断电,阀换到了右位,液动换向阀13阀芯处于打开位置,三个加载油缸无杆腔的液压油通过液动换向阀快速回到了油箱,导致三个磨辊直接掉落。
2)液压系统抬升悬挂后到下降加压正常运转,有时会由于磨机外部设备如进料皮带机和进料锁风阀等设备出现问题,导致时间比较长(5~10min以上),这期间出现了磨辊缓慢自由下降的情况,从中控及现场的料层厚度指示均可看到,此时磨辊已经下降了150mm(抬升距离生料磨通常为200mm左右,煤磨通常为120mm左右)。这种情况轻则影响磨机的启动,严重时磨辊与磨盘将会直接接触,对主减速机、主电动机、磨辊和磨盘等主要部件造成损害,因此必须杜绝磨辊悬挂时的自由下降。现场通过油缸、电磁阀及换向阀等液压元件进行了反复检查分析,最终发现是液动换向阀13的活塞杆与阀体间的密封出现问题。原设计活塞杆与阀体间靠加工和装配精度来保证密封,这在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实际的加工与装配过程是很难保证的。
3液压系统的改进及效果
针对问题1),将原有电磁换向阀(一)使用的单线圈电磁换向阀改为双线圈电磁换向阀,并且增加了机械限位。确保了在突然停电的状况下,电磁换向阀不换向,液动换向阀仍然在原工作状态,磨辊不会瞬间掉落,可以有效地避免因磨辊掉落而造成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事故发生。
针对问题2),考虑到液动换向阀13的工作环境和密封的重要性,在液动换向阀活塞杆上加设一套密封装置。这样只要在原有活塞杆上加工出密封圈沟槽即可,改动量较小,既能满足调试时间的要求,同时改造成本也比较低。
系统改进后,在多条生产线上使用,磨辊没有再出现自由下降的情况,杜绝了磨辊自由下降带来的安全隐患。